当前位置:福永企业网站制作美容专家:户外活动如何有效防晒还能护肤?
专家:户外活动如何有效防晒还能护肤?
2022-05-27

皮肤专家提醒,暴晒以后,切忌冰敷、去角质以及深度清洁。此外,户外活动时,湿衣服的防晒能力会明显下降,因此一定要保持衣服干爽。同时,水上活动时不要使用防晒衣。

户外防晒

水上别穿防晒衣

一般防晒:打伞、戴帽子已能有效遮挡自上而下的阳光,同时,又不会增加皮肤的额外负担。但这种防晒方法只适合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皮肤容易过敏、长痘的人;二是在上午、傍晚;三是户外逗留时间不长的情况下,比如上班路上。

强光防晒:打伞、戴帽子不能防住地面、水面反射的紫外线。如果是上午10时到下午4时这段阳光较强的时间待在室外,或长时间待在水边,最好穿上长袖衣物,并在暴露部位涂上防晒霜,配有面罩、颈罩的帽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深色衣物比浅色衣物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要强,湿衣服比干衣服防晒能力明显下降。因此,“深色、宽松、长袖、快干”是长时间户外活动时穿衣选择的关键词。长时间日晒会造成皮肤脱水、干燥,这时皮肤对紫外线伤害的抵御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晒伤,因此最好每活动15至20分钟就回到阴凉处稍作休息,适量饮水,还可以使用保湿喷雾或直接轻拍冷的矿泉水等方法直接对皮肤补充水分。

水上防晒:在暴露部位涂抹足量的户外活动专用、有防水防汗功能防晒霜。不建议在水上活动时使用防晒衣,因为防晒衣只适合远足、登山。原因有二:一是湿的布料防晒功能明显下降,保护效果不佳;二是皮肤在湿润并密封的状态下吸收能力会大大提高,效果数以十倍计,敷面膜保养的原理正基于此。穿着湿的防晒衣和“脸基尼”泡在水里,就相当于用海水或者泳池水敷面膜、身体膜。

选择防晒霜:一般日晒选择SPF15的产品就足够

紫外线按波长可分为UVA、UVB、UVC三个区段,对人体有影响的是UVA、UVB。其中UVA是长波紫外线,它能穿透真皮层,损伤胶原蛋白和脂质,除了晒黑,还能引起皮肤的光老化,如皱纹、色斑、多种良性皮肤肿物甚至皮肤癌。日系防晒产品对产品防UVA效果进行评价的指标是PA,防御效果分为PA+、PA++、PA+++三级,分别表示“有效、相当有效、非常有效”。但PA并不是一个定量的指标,国际上对此还没有统一的认证标准,所以,欧美系的护肤品牌并不标注PA,有的品牌使用PPD这个指标,有的品牌则以星标的颗数表示防UVA的效果等等。

UVB是中波紫外线,在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中约占80%~90%,它可到达真皮层造成皮肤晒伤,引起脱皮、红斑、晒黑等现象,但是可被玻璃、阳伞、衣物等阻挡。皮肤在日晒后会发红,即“红斑”,在皮肤经过日晒刺激后出现红斑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最小红斑量”。

评价防晒产品防UVB效果的指标是防晒指数(Sun Protection Factor,简称SPF),就是指“使用防晒产品后皮肤的最小红斑量增长的倍数”,如果用算式来表示就是:SPF=涂抹防晒剂后的最小红斑量÷涂抹防晒剂前的最小红斑量。比如,A女士不做任何防晒措施的情况下,日晒20分钟后出现皮肤发红,那么,她的最小红斑量就是20分钟(事实上多数黄种人的最低红斑剂量都在10~20分钟左右),当她涂抹了SPF15的防晒霜之后,皮肤可受到保护的时间是20分钟×15(SPF)=300分钟,即5小时后,就需要补涂防晒霜了。这个算法准确的前提是,假设紫外线的强度不随时间而改变,所以在现实中涂抹防晒霜的间隔还需适当缩短,一般以不超过4小时为宜。

对于防晒剂的防UVB效果,经过科学方法的观察和对比之后发现,同样在防晒产品的有效作用时间内,SPF15的产品能阻挡约95%的 UVB,SPF30的产品能阻挡接近99%的UVB,SPF50的产品能阻挡约99.5%的UVB,差别并不显著,而对皮肤造成的负担却呈倍数增长。所以,不需要盲目追求高SPF,在一般日晒情况下,选择SPF15的产品就足够了。至于UVA,对黄种人而言,PA++以上的产品比较合适。

通常护肤品涂到皮肤上都不会马上被吸收,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和皮肤充分结合,防晒产品也不例外,一般应提前20分钟涂抹。此外,用量必须足够,否则达不到产品标称的防晒效果,一张脸大概需要涂一枚一元硬币大的量,身体其他部位也需要涂的话以此类推。

物理性防晒剂:对干性、敏感性皮肤比较安全

“坚持正确防晒,可有效保护皮肤不易被晒黑、晒伤,延缓色斑、皱纹等光老化改变的出现,预防发生皮肤癌。”廖梦怡介绍,防晒剂根据作用原理分为“物理性防晒剂”和“化学性防晒剂”两大类,只要是正规、合格产品,防晒效果都是能保证的。

物理性防晒剂是通过添加氧化锌、氧化钛等白色粉末状成分反射紫外线以达到防晒目的,通常一种防晒剂涂上之后,如果皮肤看起来明显变白了,这个产品就是物理性的。产品的防晒指数越高,意味着粉末状成分的含量越高,因此物理性防晒剂通常是SPF越高越使人感觉肤色过白、很假。

物理性防晒剂的优点是,里面所含的粉末成分性质相当稳定,不容易引起过敏,对干性、敏感性皮肤比较安全。缺点是配方特点决定了市面上难以找到SPF>30的产品,而且油性皮肤、易长痤疮人士如果选用物理性防晒剂后清洗不彻底,有可能堵塞毛孔,引起粉刺。

化学性防晒剂是通过添加桂皮酸盐、二苯甲酮(防护UVB)、阿伏本宗、麦素宁环(防护UVA)等成分吸收紫外线,这些成分都是可溶于护肤品基质的,所以这类防晒剂涂上之后肤色仍旧自然,也很容易做出高防晒指数、防水防汗的产品(SPF>30,甚至50、80+),特别适合户外活动时选用。但是由于化学防晒剂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敏感性皮肤人士需要慎用。有的化学防晒剂为了减少防晒成分对皮肤的刺激,在基质中添加了一些阻止吸收渗透的成分,相应会增加堵塞毛孔的风险。

通常防晒剂中的防晒成分浓度越高,为了防晒成分能够均匀分布,涂抹起来延展性好,基质会越油腻;也有的产品为追求清爽的使用感受,争取油性皮肤的消费者,会添加一定量的乙醇或改性乙醇,有酒精过敏史的人士购买时记得要留意产品成分。因为两类防晒剂都各有优劣,目前有些厂家已经推出了混合性的防晒产品,两类防晒成分都使用,各自的用量又比单一成分防晒剂中的用量少,这样的产品防晒效果较好,使用感受也不错,适合日常使用。

晒后护理

不要深度清洁

只需清水洗脸

经过暴晒以后,如果皮肤已经出现发红、发烫、灼痛等症状,就要尽快进行舒缓处理了。首先应立刻转移到阴凉的地方,用稍冷的矿泉水喷或冲感到不适的部位。“但是,一定注意不要冰敷。”当皮肤冷却以后,可以涂一些芦荟胶、维生素E乳之类成分简单的补水产品。几个小时后,待皮肤灼痛感缓解,才可以敷冷藏过的面膜进行保湿、补胶原护理。

“晒后的皮肤摸起来通常会感觉比较粗糙,”她特别提醒,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要做去角质的护理,也不要使用深度清洁产品,一切磨砂膏、黑头贴、去死皮素、泥面膜、深层洁面乳等都要叫停,否则会对皮肤造成二次损伤,导致皮肤变薄、脱皮、干燥、易过敏等。

她介绍,正确的做法是,晒后一段时间坚持用冷或微温水洗脸,使用较温和的清洁产品,洗脸后涂上成分简单、容易吸收的乳液,不要急于使用质地稠厚、营养丰富的保养品,舒缓、补水功能的面膜每周做2~3次。“所有护肤品应选择正规产品,尽量不含酒精、香精及过多的防腐剂。”同时,可以适量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 帮助抗氧化。饮食保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谷物杂粮及优质蛋白,不要饮酒和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通常情况下,晒伤的症状一周左右可以恢复,这个时候就可以适当使用美白护理产品和恢复原来的护肤习惯了。”

晒过敏

别吃果皮泥螺苋菜

廖梦怡介绍,在有效防护不足的情况下,暴晒超过一定的时间就会造成皮肤晒伤,这时皮肤会出现发红、肿胀、脱皮、起水疱等症状,患者会感到局部皮肤烧灼感,甚至衣服摩擦都疼痛难忍;痊愈以后如果注意做好防晒措施,一般不会再发。

而晒过敏与晒伤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晒过敏在医学上称为“光感性皮炎”,是由于某些能吸收光辐射的光感物质通过直接接触皮肤、口服、注射等途径进入皮肤后,在接受日光照射后产生了异常的生物学效应,从而引起的一类皮肤病。

引起光感性皮炎的食物有柑橘类水果的果皮、泥螺、苋菜、荠菜、菠菜、莴苣、灰菜、小白菜等,还有个别药物、染料、香料和精油等。人体摄入这些物质后如果在短时间内接受日晒,即使日光的强度不很强烈,仍会在衣物覆盖不到的部位如面、颈、手等皮肤出现红斑、肿胀、水疱等表现,患者通常感觉瘙痒难忍;抗过敏治疗有效,但是如果再次接触致敏物并日晒,症状会再次出现。食物引起的光感性皮炎患者,要做好饮食日记分析出过敏原,不再进食致敏食物或只在晚餐进食,药物诱发者用药期间必须留在室内不要外出。

(责编:yf)